欢迎来到中国稀土学会! 新会员注册个人会员登录
  • 关注学会
    微信服务号

  • 关注学会
    微信订阅号

【标准解读】TCSRE 21010-2025《钕铁硼回收料化学分析方法 汞、砷、硒含量的测定 原子荧光光谱法》解读发布时间:2025年6月27日 来源:中国稀土学会

【标准解读】TCSRE 21010-2025《钕铁硼回收料化学分析方法 汞、砷、硒含量的测定 原子荧光光谱法》解读

包头稀土研究院 张宇婕

       一、标准背景

       随着钕铁硼永磁材料产业发展,钕铁硼永磁材料被广泛应用于信息技术、汽车等领域,因此钕铁硼永磁材料市场需求正在逐年增长。然而钕铁硼生产过程中约25%的原料成变为废料,稀土约占其中的30%,因此,钕铁硼回收料的综合回收利用意义重大。钕铁硼合金生产及加工过程是汞、砷、硒等有害元素引入钕铁硼回收料的重要途经,对稀土资源再利用存在一定风险。现行国家标准GB/T 23588《钕铁硼生产加工回收料》对钕铁硼回收料的化学成分及含量范围进行了规定,XB/T 612《钕铁硼回收料化学分析方法》系列标准为稀土总量、稀土元素配分量、硼、钴、铝、铜、铬、氟等元素的定量分析提供了依据,但未包含汞、砷、硒含量的测定方法。目前,常用的汞、砷、硒的测定方法有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OE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原子荧光光谱法(AFS)等。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存在共存元素的干扰;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样品处理步骤复杂。而相比之下,原子荧光光谱法具有样品处理简便、仪器操作简单、灵敏度高、检出限低的优点。因此,制定钕铁硼回收料中汞砷、硒含量的测定分析方法,一方面补充完善了《钕铁硼回收料化学分析方法》标准体系,为钕铁硼回收料的绿色回收提供检验依据;另一方面对钕铁硼生产、加工过程中对回收料中的稀土资源有效、环保再利用有重要意义。

       二、标准制定过程

       2025年2月,根据中国稀土学会下发的《关于<稀土功能材料质量评价规范 稀土永磁材料>等11项团体标准立项的通知》(中稀学科字(2025)第01号),《钕铁硼回收料化学分析方法 汞、砷、硒含量的测定 原子荧光光谱法》制定计划下达,标准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项目《团体标准优质发展专项-稀土新材料系列关键检测技术和质量评价团体标准研制》支持。由包头稀土研究院主导,甘肃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虔东稀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包钢勘察测绘研究院、包头堇创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内蒙古北方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有限公司、成都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共同参与。项目计划编号为T/CSRE 21001-2025,周期为6个月。

       经过查阅文献、对现有条件试验的摸索、验证试验以及多次修改完善,编制组完成征求意见稿,并于2025年4月召开审定会,同年5月形成审定会议纪要和标准报批稿,通过全体委员审查后上报审批。T/CSRE 21010-2025《钕铁硼回收料化学分析方法 汞、砷、硒含量的测定 原子荧光光谱法》由包头稀土研究院提出,中国稀土学会归口,于2025年5月30日发布并实施。

       三、标准主要内容

       T/CSRE 21010-2025《钕铁硼回收料化学分析方法 汞、砷、硒含量的测定 原子荧光光谱法》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钕铁硼回收料中汞、砷、硒的含量,分析样品经王水在沸水浴中加热消解后,进入原子荧光仪,汞、砷、硒在硼氢化钾还原作用下,分别生成汞原子蒸气、砷化氢、硒化氢气体,这些气体在氩氢火焰中形成基态原子,在元素灯(汞、砷、硒)发射光的激发下产生原子荧光,原子荧光强度与试样中元素含量成正比。测定范围为汞:0.000005%~0.0015%,砷:0.00005%~0.010%,硒:0.00005%~0.010%。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稳定性和准确度高的特点。

       本方法对称样量、消解条件进行了选择,其次对总灯电流、负高压等仪器条件进行优化,对载流浓度、硼氢化钾浓度、硫脲-抗坏血酸溶液浓度进行选择,对共存离子的干扰进行实验。设计实验并计算方法的检出限,可知结果均满足方法要求。最后,对实际样品进行精密度和正确度实验,4家单位验证了该方法,经计算该方法的重复性限和允许差满足要求,方法科学合理。

       四、标准实施意义

       T/CSRE 21010-2025《钕铁硼回收料化学分析方法 汞、砷、硒含量的测定 原子荧光光谱法》的制定规范了钕铁硼回收料中汞、砷、硒含量的化学分析方法,是对XB/T 612《钕铁硼回收料化学分析方法》系列标准的补充完善。本标准使得钕铁硼合金生产、回收企业及第三方检测机构有标准可依,本标准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稳定性和准确度高,对于钕铁硼回收料的监控提供了更便捷的方法,为稀土资源循环利用降低环境与健康风险。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高粱桥斜街13号院乙27号楼 邮政编码:100081 联系电话:01062173497 传真:010-62173501 电子邮箱:csre@cs-re.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稀土学会 京ICP备050101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