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稀土学会稀土催化专委会简介
中国稀土学会稀土催化专业委员会(简称:稀土催化专委会)自1980年成立以来,在历届理事会的正确领导下,按照中国稀土学会的章程,坚持以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团结和带领从事稀土催化教学、研究及应用的先进科研工作者,积极宣传学会及行业动态,积极组织开展全国性学术活动,旨在推动我国稀土催化产业从技术创新到成果转化应用的高质量发展。
一、专委会历史沿革
稀土催化专委会成立于1980年。
第一届稀土催化专委会(1980年-1991年)由12位委员组成,主任委员是胡振亚先生,亦是稀土催化专委会的创始人之一,挂靠单位为石油科学研究院。
第二届稀土催化专委会(1991年-1998年)由20位委员组成,主任委员是吴越先生,挂靠单位为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第三届稀土催化专委会(1998年-2004年)由21位委员组成,主任委员是翁端先生,挂靠单位为清华大学材料系。
第四届稀土催化专委会(2004年-2009年)由26位委员组成,主任委员是翁端先生,挂靠单位为清华大学材料系。
第五届稀土催化专委会(2009年-2016年)由40位委员组成,主任委员是卢冠忠先生,挂靠单位为华东理工大学。
第六届稀土催化专委会(2016年-2021年)由68位委员组成,主任委员是沈美庆教授,挂靠单位为天津大学。
第七届稀土催化专委会(2021年-至今)由84位委员组成,主任委员是沈美庆教授,挂靠单位为天津大学。
二、专委会专业及研究领域
稀土催化专委会涵盖的专业包括:化学工艺、化学工程、材料和选矿。学科属于自然科学领域和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或理学和工学)。专委会的行业背景主要为环境催化行业。
稀土催化专委会的研究领域涉及稀土催化材料的制备与表征、稀土催化反应过程与机理、稀土催化与能源化工、稀土催化与环境治理、稀土催化与资源利用和转化,以及稀土催化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三、专委会主要活动
稀土催化专委会的主要活动包括:(1)组织和开展稀土催化相关学术活动、技术咨询项目等;(2)积极宣传学会和发布行业动态;(3)促进科研单位和稀土催化相关企业密切联系合作;(4)推荐优秀稀土项目和科技人才;(5)吸收和发展会员;(6)积极完成学会交办的工作任务。
挂靠单位:天津大学
专委会主任:沈美庆
秘书长:翟燕萍
沈美庆,男,1966年3月,国家级稀土催化研究院院长、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入选教育部2006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现任中国稀土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稀土学会催化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稀土行业协会催化材料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稀土分会副会长,中国内燃机学会后处理技术分会副主任委员。受聘担任“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稀土新材料”专项2021、2022及2023年度指南编制专家。
主持或参加国家级、省部级项目4项。发表SCI收录论文160余篇;荣获中国授权发明专利12项,美国、德国、英国及比利时授权发明专利各1项,PCT专利5项。
依托天津大学,联合国内稀土汽车催化领域顶级研究机构、行业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国家级稀土催化研究院,开展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的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探索与试点,为我国稀土催化事业做出了显著贡献:突破了BASF车用脱硝催化剂专利壁垒,填补了基于材料基因思想的后处理系统数字化仿真模拟国内空白,成功协助潍柴实现气体机后处理催化剂贵金属减量70%以上。创新性提出了“以院带园”的产业发展新模式,依托研究院,建设“双创新、双融合、双引领”的稀土汽车催化产业园,探索“创新链、产业链融合”、“产业链上下游融合”的创新产业新生态,着力打造稀土催化领域国际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