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稀土学会农医专委会简介
1 农医专业委员会基本情况
2.1 发展现状
上世纪70年代,我国发现稀土在农业增产、提质、抗病等方面效果显著,在国家经费和政策支持下,实现大规模的推广,形成了特色稀土农用领域,并逐渐扩展到医学领域。上世纪80年代起,稀土农用制品曾两次获得农业部颁发的“登记许可证”(起止年限为1988年~1992年和1997年~2000年),保证了稀土在农业中的合法推广应用。上述背景是本专业委员会的建立基础,也是推动各单位积极参与的动力。
随着人民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稀土在农业中应用的安全性问题也引起广泛关注。1991年,卫生部发布了《植物性食品中稀土限量卫生标准》(GB13107-91),后被《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05)替代,以标准形式将稀土列为食品污染物。2000年起,农业部以稀土农用制品“不好归类”为由,暂停“登记许可证” 颁发。2011年,“立顿铁观音稀土含量超标”事件发生,农产品中稀土残留问题再次引起公众关注,稀土的毒性问题被妖魔化。2012年,鉴于农用硝酸稀土未延续取得许可证,《硝酸稀土植物生长调节剂》(GB9968-2008)标准也被废止。以上标准法规的变化,使得稀土农用推广完全失去合法性。
从此,稀土农用从大张旗鼓宣传走向地下经营,产业受到影响,进入低迷期。曾经风光的稀土农用企业要么转行,要么通过其他方式隐蔽经营;同时,稀土农用方面的推广人才主要起于有色冶炼行业,和农业方面圈内人员沟通不足,主流农业圈子一直对稀土农用存在质疑,一旦得不到国家政策支持,研发投入也减少。
综上,在稀土农用领域没有或者看不到科研经费和生产收入情况下,各个会员单位就不会将人财物资源投入本领域,导致本专业委员会吸收新会员和开展相关活动困难。
2.2 前景展望
(1)经过多单位协作调研及相关科学研究的开展,2017年新发布的《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17)取消了稀土限量要求,公众对稀土毒性认识趋于理性,建议利用该契机,积极开展宣传工作,重树稀土农用形象;
(2)向稀土农用产品生产销售企业敞开大门,广泛吸收企业会员,鼓励稀土企业开展稀土农用宣传,重新制定稀土农用制品标准,申办“农业登记证”,重新占领农用领域。
(3)开拓领域,将稀土农用中的肥料用途,扩展到稀土农用灯具、稀土农用膜材料、污染土壤修复及特种植物组织培养等相关领域。
(4)鼓励开展稀土在生物和医学方面的基础研究工作,向相关科研院所和学校敞开大门,招收年轻的会员,补充新鲜血液。
3.1 咨询服务
近年以来,本专业委员会主要为农用稀土在农资(如:复合肥、冲施肥等)及种植业、苗木中应用提供咨询服务,具体如表5所示。
3.2 参与《中国稀土学科史》编写
完成本专业委员会所负责的稀土农医领域材料的撰写工作,比较系统介绍了种植业用稀土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养殖业用稀土材料的研究与应用、林业用稀土材料的研究与应用、渔业用稀土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及稀土医用材料的研究与应用的发展史,其中包含相关稀土农用标准变更情况介绍。
挂靠单位: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专委会主任:刘荣辉
秘书长:马小乐